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中心动态

中心派出专家组赴云南百合种植区开展灾情调研及指导灾后恢复

时间:2014/1/2 15:39:27|点击数:

    2013年12月30日,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派出王祥宁研究员、崔光芬主任等一行6位专家到嵩明县大山脚村调查百合种植受冻情况,并指导灾后补救及恢复工作。
    云南省近几年的冬季温度均在零度以上,属暖冬气候,当地花农通过双层薄膜覆盖,可在冬季生产百合切花。但今年由于受北方较强寒流的影响,云南省普遍降雪降温,受灾面积大,12月16日该地区棚内最低温度达-3℃,科研人员观察发现,百合均是蕾期受害,尤其是花瓣,直接褐变萎焉,同时叶片也有不同程度的水渍。据当地花农介绍,今年冻害损失较严重,嵩明县大山脚村百合受灾面积达20亩左右,按往年冬季百合切花的平均市场价格来讲,每亩损失达3万元,仅大山脚村就损失达60万元左右。
    针对冬季百合的受灾情况,专家组提供了相关的指导性意见,百合冬季种植应采取必要防冻抗寒措施,当气温降到零度以下时,可能出现冰冻或严重冰冻等灾害,应提前做好以下防冻抗寒措施。
    1.做好防冻保暖工作。冬季百合切花生产,需采用大棚设施种植。当天气预报夜间温度低于0℃时,要特别注意防冻抗寒工作:
(1)具备加温设施进、条件较好的大棚:需密切注意夜间天气温度变化,在控制生产成本的同时,应于夜间加温 4—5小时,使棚内温度保持在5℃以上。针对云南百合种植地区昼夜温差较大的气候特点,冬季白天温度较高时,应及时打开卷膜透气,降低棚内温度、湿度,防止冬季昼夜温差较大对百合带来的损害。
(2)田间简易大棚:需密切注意夜间天气温度变化,应提前1—2天喷施新高脂膜保温防冻;薄膜要扎紧封严,注意防止大风刮破,夜间可在双层薄膜棚内加盖草帘,进而保证棚内温度在4-5℃左右。
    2.加强冬季田间管理。要抓住晴好天气,做好冬季百合栽培区域的清沟排水、查苗补缺工作。棚外尚未开沟的,要及时开沟理渠,沟渠配套,做到雨停水干,将田间积水及时排除,以免湿滞进一步加剧霜冻及低温的危害。同时,要看苗施肥,充分利用冬前光热条件,确保植株长势健壮。
    3.棚内做好管理工作。应及时拨除病虫株、除草、冬耕、施肥、盖土,做好种植地的清理工作,并在种植区域地面适当铺草,利于抗御冻害。
    4.当发生不可避免的百合冻害时,要通过遮阳方法让百合植株缓慢解冻,可减轻百合植株的冻害;当百合植株解冻后,晴朗的白天特别要注意通风降温,不能封棚,否则会加速受伤植株叶片变黄、衰老,影响种球的生长,及时打掉花蕾,养好种球,确保二茬种球质量。
    5.清理受冻害的枯枝枯叶,即时打药防病,主要喷广谱性杀菌剂。